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它表示了汽车以最大可能的平均行驶速度运送货物或乘客的能力。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使用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动力性主要可由下面三个指标来评定。
1)汽车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混泥土或沥青路)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2)汽车的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由第Ⅰ挡或第Ⅱ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最高挡后达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因为超车时汽车与被超车辆并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超车加速能力强,并行行程短,行驶就安全。一般常用0→400m的秒数或用0→100km/h所需的时间来表明原地起步加速能力。超车加速能力还没有一致的规定,采用较多的是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某一中等车速全力加速行驶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轿车对加速时间尤为重视。
3)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或某一载质量)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示的。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Ⅰ挡最大爬坡度。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道路上行驶,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对货车一般最大爬坡度在30%即16.5°左右,越野汽车可达60%即30°左右或更高。
我国评价车辆动力性的常用指标是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它们比最高车速更具实用意义。
2.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就是确定汽车沿行驶方向的运动状况。为此需要分析汽车沿行驶方受到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根据这些力的平衡关系,建立汽车的行驶方程式,就可以估算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度和最大爬坡度。
3.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一般来讲汽车驱动力大,加速能力好,爬坡能力也好。但这个结论只有在轮胎与路面有足够大的附着力时才能成立。在潮湿的沥青路面上附着性能差时,大的驱动力可能引起车轮在路面上急剧加速滑转,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并不很大,动力性也未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汽车的动力性不只受驱动力的制约,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